“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,精准识别并推动解决县级及以上2800多个水源地1万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及风险隐患。”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副局长史庆敏在该部1月25日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在作出上述表示的同时透露,近日,生态环境部还首次发布了《入河(海)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》等5项标准。
据介绍,近年来,生态环境部相继组织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,长江、渤海、黄河入河(海)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,不断探索完善“高科技+笨功夫”的攻坚战工作模式,取得显著成效,积累了有益经验。
史庆敏说,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,历时5年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逐步扩大至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,采取“卫星遥感巡查+现场人员核实”排查模式方法,精准识别并推动解决县级及以上2800多个水源地1万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及风险隐患,逐步形成了水源地风险源遥感巡查技术解决路径和操作方法。
据史庆敏介绍,2019年以来,长江、渤海、黄河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,摸索形成“无人机航测、徒步现场排查、质控攻坚核查”三级排查模式。在长江排查中,沿江各地组织无人机飞行2300余架次,首次完成11省份63个沿岸城市2.4万公里岸线的高精度全覆盖巡查,影像精度达到0.1米。史庆敏表示,这些排查行动为《入河(海)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》等5项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5项标准的发布对于科学、精准、依法治污具有重要支撑作用。
史庆敏透露,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强和推动无人机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,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。
关键词:生态环境 |